logo头像

如是因,如是果

杨荣先祖志存拯溺

杨荣是明朝时代福建省建宁县人,他的祖宗三代都是划渡舟的船夫,直到杨荣这一代,才读书做官。在我国科举时代,读书做官是最高尚的事,不像现代读书人的不受重视。所以我们中国人的旧观念,一个人能学优而仕,必定是祖宗积了阴德。现在我们来谈谈这位杨...

王翁赈饥子死复生

清代王文简是浙江省吴兴县菱湖镇人,他的祖先某翁,富有资财。王翁青年时,二十岁就结婚,婚后十多年中,接连生了九个儿子。可是那九个儿子,都是呆头呆脑,没有一个聪明的。俗语说:‘癞头儿子自己的好’,王氏夫妇对这九个蠢里蠢气的宝贝儿子,也都爱...

袁午葵鬼佑免焚

清代袁午葵先生,是浙江省杭州市人,生平乐善好施,救人不倦。鉴于当时医药不发达,一般穷乡僻壤的民众患病,每多束手待毙,特刊刻经验良方济世。他认为药方只能拯救世人的身病,不能救人的心,所以又印行了大量因果劝世的善书,普遍赠送社会各界,这样...

金老板神佑免盗

世界上名种行业,行行都可行善,也行行都可作恶。譬如拿开当铺这一行生意来说吧!是最能致富的,俗说:‘若要富,开当铺。’因为开当铺的人,乘人贫穷急用,借机盘剥重利,正合得上为富不仁的话。可是不能一概而论,开当铺的人,也有积德行仁的,下面我...

应大猷阴德尚书

浙江台州有一位好学深思的读书人,姓应,名大猷。他羡慕山中的环境清静,远离尘嚣,是专心读书研究学问的好地方。恰巧城外山麓有一座精致的房屋,房主人因为屋中常常闹鬼,不敢住在里面,曾经租给好几位房客,都因屋中闹鬼,而先后迁出。应大猷是一位正...

王志仁广嗣延寿

安徽省有一王姓商人,名字叫做志仁,年已四十多岁,虽经商得法,薄有积蓄,可是唯一遗憾的,膝下还没有一个儿子。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,怎得不忧心如焚呢!世人在所求不遂的时候,常喜欢看相算命,王志仁是一个凡夫,岂能例外,所以就跑到挂著‘赛柳庄’...

王锡死后复活

在江苏扬州的县府衙门里,有一位看门的老侍役,姓王名锡,他随侍知县唐元素先生,已有多年的历史了。有一年,王锡正是五十岁的时候,患了一场大病,已经全身冰冷,一命呜呼,正当他的家人悲哀啼哭忙著办理丧事,忽然王锡呀的一声,从棺材里跳将起来,弄...

费法官一言救万命

清代乾隆年间,江苏省发生灾荒,江阴县的知县因为治民无术,以至县境内发生民变,很多民众都揭竿作乱,知县就将民变的情形报到省级去,巡抚某公接到了报告,亲自赶到江阴,经过常州的时候,费鹤汀的祖父正在常州担任法官,跟了知府到船上去欢迎巡抚,巡...

李士谦乐善好施

第一篇 救人善报类 李士谦乐善好施 隋朝时代,有一位虔诚的佛教居士,姓李,名士谦,天性很孝顺,自幼丧父,在他母亲去世以后,三年丧服期满,就捐舍自己的私宅为寺院,并且从此立志不再做官。李先生终生没有饮过一滴酒,没有吃过一块肉,行为是如此...

胡封翁公门好修行

清代太守胡向山的封翁胡老先生,在江苏金山县担任审判官的职务,素行忠厚廉洁,从来不屑做贪污舞弊的事。有一年,金山县发生一件强盗抢劫的案件,被害人受伤致死,经政府捕获盗犯首从共三十余人。当时的法律很严厉,凡是强盗伤人,不分首犯或从犯,一律...